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水果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好?

2009.07 企劃/蔡睿縈 文/張雅雯



什麼時候吃水果,是營養最好吸收的時機?

有人主張飯前吃,有助維生素吸收,且能控制食量;

另一派則認為飯後再吃,不傷胃又助消化。

究竟水果何時吃正是時候?





每天吃完晚餐,美華總會從冰箱端出切好的水果,全家可以邊看電視邊享用。飯後來盤水果做為一餐的尾聲,似乎也是許多人的習慣,可是,有些人卻因此腹脹嗝氣,跟飯後吃水果有關嗎?如果想空腹吃些水果,要注意什麼?



餐後吃水果能補充纖維質

餐前吃則讓維生素好吸收



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表示,「飯後或飯前空腹都可吃水果。」飯後吃水果可補充纖維質來幫助腸道蠕動,縮短肉類等食物逗留在腸道的時間,如果飲食缺乏纖維質,糞便就會像羊糞般一顆一顆,味道臭且易便祕。然而,水果的維生素與營養素,的確會被本身的纖維質及其他食物干擾,導致身體不易吸收,因此空腹吃點水果,可彌補這個缺點。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認為,胃腸功能正常或體質較強者,吃水果較可隨心所欲,不必有所顧慮。但腸胃功能不佳者,最好別飯後吃水果,避免水果在胃裡滯留,延遲消化,造成果糖與胃酸起作用,導致過度發酵,引發腹脹、嗝氣、胃腸不適。飯後吃水果會不舒服者,建議調整吃的時間,把水果當作餐與餐之間的點心。



7種不宜空腹吃的水果

不過,陳潮宗提醒,以下水果不適合在空腹狀態下進食:



1.番茄

含大量果膠、柿膠酚、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易與胃酸發生化學作用,凝結成不易溶解的塊狀物而堵塞胃幽門,使胃裡壓力升高,造成胃擴張而導致胃脹痛。



2.柿子

含有柿膠酚、果膠、鞣酸和鞣紅素等物質,具很強的收斂作用,胃空時遇到較強的胃酸,易和胃酸結合成難以溶解的硬塊。小硬塊可隨糞便排泄,但若結成大硬塊,就易引起中醫所稱的「柿石症」。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楊淑媚表示,吃柿子有很多禁忌,除了空腹,婦人產後、坐月子時都不能食用。缺鐵性貧血的患者也不宜吃柿子,因柿子含有單寧酸,會與鐵結合,阻礙鐵的吸收。



3.香蕉

含有大量鎂元素,空腹大量攝取會使血液中的含鎂量驟然升高,造成血液中的鎂鈣比例失調,影響心血管收縮,造成心臟不適。



依此原理來看,或許有人會疑惑日本流行早餐空腹吃香蕉減肥豈不適當。確實,早餐若空腹進食「大量」香蕉可能導致不適。不過,很多人都誤以為香蕉減肥法是要吃很多香蕉,其實不然。正確的方法為「吃定量的香蕉,且邊吃邊喝水」,利用其豐富的纖維素潤滑腸胃,排除宿便,同時產生飽腹感,減少吃零食的機會,藉此降低整日熱量的攝取來控制體重。



4.橘子

含大量糖分和有機酸,空腹吃會刺激胃黏膜。



5.甘蔗和荔枝

含較高糖分,空腹勿過量攝取,否則會因體內突然滲入過量高糖分而發生「高滲性昏迷」。



6.山楂

山楂的酸味具行氣消食作用,但若空腹食用,不僅耗氣,且會增加饑餓感。



7.鳳梨

鳳梨含有鳳梨酵素,有助人體消化和吸收蛋白質。可是,其蛋白分解酵素強,對有消化性潰瘍的人而言,空腹吃易傷害消化道黏膜。



http://www.jtf.org.tw/health/Show.asp?This=1199

轉載自:大家健康雜誌






生鏽的鐵門微開,門上早已張貼過千百張的告示,近期的,也逐漸被大雨強風侵蝕,只剩黏膠處的殘骸飄逸。



鐵門老了、舊了、鏽了、鈍了,中央的鎖已融入其中,鐵鍊嵌在鏽中,下方,掛著一把老鎖。



路過這扇老門,不禁窺探縫隙的那片天。門後的地似乎平坦,盡頭座落著的是ㄧ棟老房,中央擺放了一些綠意,透過門縫能看見什麼?鐵銹的門因沉重而多了點神秘,鐵門上的藍漆已被風霜帶走,鏽了的,咖啡色的點、線條、區塊四散,藍漆慢慢變黯淡,最終,它們混為一體。



我們有那把鎖吧!但鑰匙呢?鑰匙會在自己手中還是他人手中?或許有人一輩子都尋不到那把鑰匙,自己的門鈍了、鏽了,僈僈的老了、舊了,自己還是只能在外窺視,能看見的還是那永遠相同的寬度,只是裡頭的景色有時候會不同,因為偶爾的風吹日曬雨淋。



厚實的鐵門鏽了,若鎖開了,還能緩慢的開啟,只是過程中參雜著千百種怪聲,可能是等待開啟的時刻太長;可能是慵懶的門終於被迫開啟,當要踏入另一個境地的那瞬間,內心肯定是最澎湃緊張的,畢竟,即將呈現的情景是未知。



待門開啟,就是塵封被崛起的時候。

粒粒皆辛苦VS胰臟很痛苦

中年之後,新陳代謝率降低了,稍微過量的飲食內容很容易形成身體的負擔,除了必須靠持續運動來提升新陳代謝速率外,飲食的方向和量更是必須嚴格控管,任何因素失控都可能造成肥胖或病痛等身體的危害。我個人從飽足感去追蹤身體的重量,很清楚記載出一條兩者相關的足跡,一陣子縱慾於飽足感的喜悅中,身體的脂肪細胞便不由自主的膨脹起來,雖然可以從吃得多直接研判類似的結果,只是飽足畢竟是一種感受指標,是一種身體可以反應的傳導效應,拿它來當吃多吃少的衡量尺度是再方便不過了。



其實造物的創意是天衣無縫的,人體本身已經配置了控制飽足和食慾的設備,科學家發現脂肪細胞其實是一種另類的內分泌機構,負責分泌一種可以控制食慾的荷爾蒙,叫做肥胖荷爾蒙,肥胖荷爾蒙的角色就是和下視丘聯繫,可以控制食慾並且燃燒脂肪。因此,理論上脂肪細胞是拒絕讓自己長太大的,理論上脂肪細胞一脹大,食慾是會降低的,造物只是萬萬沒有想到,人類有能力從幼年就製造為數可觀的脂肪細胞,多到超出想像,多到超出能耐,多到身體做出抵制。這一個劇本又是典型的「計畫趕不上變化」,人類食物的精緻與多樣造就了身體內部欲求不滿的飲食需求。



飽足感失控了,重點還是在內容物,那完全不含酵素的內容物,總是一大堆添加物和毒素的內容物,必須仰賴胰臟和肝臟全力投入消化的內容物;如果這是每天都得進行多次的工程,如果這是身體大量能量消耗的工程,如果這是造成免疫系統全數癱瘓的工程,如果這是讓身體大部分細胞得不到酵素和養分的工程,如果這同時是讓身體無力轉化氧化自由基的工程,送上幾個字就知道情況的可怕和嚴重性,四個字叫做「假以時日」。通常癌症就是這樣形成的,發生在哪裡,端視哪個器官最脆弱,端視哪個區域最勞累,端視哪個組織最不堪一擊。



二十年前沒有聽過胰臟癌,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飽足感在時間的激盪中有了傳染力,吃到飽在商家的鼓吹中凸顯競爭力,胰臟癌終於在民眾的積習難改中陸續發作,添加物脫離不了責任,自己貪吃才是最可惡的罪魁禍首。每天有一盤一盤菜餚在眼前,不時會回憶起小學老師的訓示,因為老師總是提醒我們「粒粒皆辛苦」,所以飯菜都要吃乾淨,好對得起辛勞的農夫,從小就養成這種好習慣,長大後更是在吃到飽餐廳把節儉的美德發揮到極致。可是問題總該回到「幾分飽」的拿捏,健康的關鍵應該在「適可而止」的分寸,為了節約而吃過量,和為了飽足感而吃大量,已經沒有差別。



「粒粒皆辛苦」的確是一種考量,只是「胰臟很痛苦」是新的覺悟,是農夫的面子重要?還是胰臟的裡子重要?





資料來源:台灣益生菌保健推廣協會─陳立維會長

http://www.tppa.tw/newsb6_1.php?news_id=63

健康需要不一樣的視窗

我們身體需要有抵抗力,抵抗力的指標就是免疫系統,可是免疫統具備有兩套運作系統,這可是你所熟悉的保健知識?通常全責處理外來侵犯的白血球代表其中一種系統,屬於沒有選擇性的維護;至於施打疫苗所牽動的抗原抗體反應則屬於另外一套,屬於針對性很講究的一種保護身體的方式。我們一旦不小心被感染而在體內產生抗體,那是不得已,是身體被迫建構的自我保護方式,疫苗的設計延續這種原理,強迫身體製造出有針對性的抗體。



疫苗的思考邏輯在醫療界長久立足,沒有人談論其弊端和必要性,形成一種共識,它就是基本常識,它就是你必須具備的保健知識。有錯嗎?沒有,可是我們幾乎不曾想過,免疫系統有兩套,為何醫療系統獨厚免疫球蛋白這一塊?白血球系統裡面的巨噬細胞就沒有能力執行對等的任務?不曾打流感疫苗的人感染了流感卻沒有發作,是什麼因素讓他度過疾病的侵襲?如果發作之後沒有看醫生,然後自動復原,又是哪一種系統協助他擊退病毒的肆虐?



主流在引導我們,它其實很殘酷,也很現實。政府單位以同一套視窗思考,媒體當然配合著以同一套視窗運作,說穿了,是西醫的邏輯通常在摧毀第一套免疫系統的運作,所以沒有什麼好主張的,也沒有什麼好教育的,反正民眾總是聽話辦事,有沒有事是個人禍福,老百姓自求多福。人類的運作經常是同一模組,由少數人的利益控制多數人的權益,不甚合理的邏輯講久了就變成道理,有些早應該被時代所唾棄或淘汰的東西,因為牽動到人類設或控制財富動向的人,你被迫吞下去,可是你甘之如飴。



有一種狀況很常見,假設你在某一個場合喝了很多水,是比較精緻的好水,可能水分子的級數正好啟動細胞毒素大量傾洩,回家之後,你感覺不太舒服,不假思索,家人把你送到醫生面前,當然,醫生做出了診斷,開一些藥方讓你帶回家吃。我談的不是社會的某一角,是一種普遍面相,我們難道不是常常喊窮,可是又經常花很多冤枉錢,明明是一種身體在邁向健康過程的短暫症候,可是被我們的大驚小怪解讀成疾病,因為媒體不是經常要教育我們,不趕快就醫,小心錯過了黃金治療時間?



小時候看我父親開處方,有止瀉也有退燒,我當然合理把拉肚子和發燒當成疾病,所以一句話,不認識自己的身體是不可能擁有健康身體的。我在自己寫的書裡面提供讀者一個思考圖像,就是看到診間一位挺著大肚皮的醫生,平時我們就當他是大醫師,尊敬他,也聽他的話;可是應該換另一套思考視窗,一個連自己的健康都不會經營的人,他如何能確保你的健康?經由這麼多年研究健康,我只有一個結論,如果不重新灌一套軟體,不建立一套全新的思考方向,健康可能永遠是在水中撈月。




資料來源:台灣益生菌保健推廣協會─陳立維會長

http://www.tppa.tw/newsb6_1.php?news_id=71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健康境界竟是曲高和寡

我在一次演講場合之後,學員私底下問我問題,那是銷售益生菌的公司所主辦的講座,針對益生菌舒緩過敏症狀的效果,我告訴這位女士「不要去預期效果」,她當然沒有聽懂,問我「為什麼」,我的答覆只有一個目的,希望有機會讓這位關心小孩健康的媽媽知道,保健和治療的區別何在。我的說明是一旦你預期效果,你等於自我設定了一個標準值,通常這種期望值會讓一件好事情失焦,可是當你忘掉對於效果的欲求,認真與持續的做保健,把益生菌補充經營成生活的一部分,不知不覺之中,不等待效果,通常效果總是出人意表。




這幾乎就是保健營養市場最大的盲點,每一種產品都有功能訴求,因為這是激發消費動機的必要手段,問題總是出在消費者沒有經過觀念內化,就直接設定自己的標準值,有達到預期中的感覺還好,萬一事與願違,保健又是曇花一現的突發行為。重點在健康是沒有感覺的,你可以說是比較有能量,你也可以形容成神清氣爽,而健康就是身體所有機能都運作正常,也就是完全沒有任何病痛的表現,民眾的整體健康觀念偏差,和醫療產業的發展方向脫離不了關係,因為看醫生的目的在解決病痛和症候,不在力求健康,事實上多數民眾就把前者當成健康,然後直接把這種公式套用在營養補充品的使用上。




因此明明是一顆維他命,卻下意識說成藥丸,明明是補充與保健訴求,硬要想成治療,明明是每天的例行公事,卻一定要指定短程的效果,結果健康境界這麼難達成,就是因為觀念從頭都錯了。還有不少經濟能力夠的民眾,例行的補給做得很徹底,可以吃到最貴重的名牌補給品,可是老化亦然,重大文明病依然找上門來,因為他們忽略掉健康的最關鍵因素,就是飲食,因為他們經常應酬聚餐,這種吃很多和吃很好的飲食習慣終究要拖垮健康,因為讓我們身體嚴重退化的一直就是消化,這個面向留 意到的人不多,直接說,身體只有吃熟食才需要消化,這句話有多少人可以完全理解?




「腸道保健」的確是很關鍵的方向,體會健康的學者幾乎都必須做出類似的主張,可是「吃飽的傷害」卻是很少人提,我在把健康徹底融會貫通之後撰寫《彩虹處方》,書裡面充滿了自信與能量,自信是重視健康的你遲早必須閱讀的資訊。可是問題來了,讀者的回應總是「太難了、做不到」,不然就是「只要告訴我每天該吃什麼就好」,其實這就和我前面說明的補充觀念一樣,知識不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永遠聽別人的指示,不就和習慣聽醫生的話一樣,健康總是由別人來幫你決定,健康境界永遠是曲高和寡。




什麼因種什麼果,這是你我都懂的道理,可是針對健康這檔事,你在播種的時候,總是刻意忘掉結果,反正未知的結果都再說,不生病是曲高和寡,所以我的體會一直是「健康靠自己」,任何人也幫不了你。





資料來源:台灣益生菌保健推廣協會─陳立維會長

http://www.tppa.tw/newsb6_1.php?news_id=70

茂枝






秋天,葉片轉紅,逐慢凋零。



冬日,葉片撲地,彎枝錯雜。



這兩季,應是最寒最清最冷最淡的兩季。寒風凜冽,就算天際是淡藍帶光的亮天,也透不入厚實的凍天。



彎枝交纏,枝上只剩殘留的幾片枯葉,雖老雖枯,但卻堅強。我們是不是也身於如此的情境?



當天色還處於白日,我能看得見枝上的細紋;能看得見枝幹彎曲的痕跡;能看得見枝葉相交的轉折;能看得見腳下踩的落葉地毯式如此厚實。當這環境有光亮的時候,我們能看萬物看得多麼清晰,ㄧ切都能收入眼底,但我們確實有用心看到那麼豐實的內容嗎?



當午後彩霞撇出顏彩,這景色是最完美的嗎?好像是吧,畢竟我們都喜歡最豐富最精采的時刻,不然,爲甚麼人都是集中出現在晚飯前的傍晚時刻,攜手並坐?



當夜色逐漸降下,枝幹,甚至葉片都失去光澤,看見的,是漆黑的痕跡,細文早就消失了,而粗略的線條還在嗎?撫摸得到,但卻看不見。我可以用雙手感覺看似平面的黑暗,用雙腳抵住柔軟的落葉。



我們在黑暗還是在有光亮的時候才能感觸最深?



因人而異吧?



或許,也有人無論何時什麼都感受不到吧!



人到底能感受多少?無論白天黑夜,人應該用的,是心吧!枝幹上的痕跡是深是淺,被歲月磋了多少時間,是自己刻的還是被侵蝕的,我們要徹底的感受到這些似乎是很難的,就像探尋ㄧ個人的心理ㄧ樣。



講表面話?藏住自己?思想複雜?害怕外在?人,都會害怕,怕什麼?怕許多我們未知的事物,也怕許多我們知道太多的事物。我們都很膽小,能面對簡單又可能複雜事物的人又有多少?



我們能像觀察自然般觀察人嗎?人很難理解,所以並不容易吧!



茂枝,交錯複雜,人與人的關係或許更複雜吧!

這是你嗎?

吳先生是一位做抓漏防水工程的師傅,生長於台東,四十來歲,已婚,育有兩個小孩。在最近來家裡施工的機會和我認識,他的老闆透過我的健康書與講座和我結緣,聊天中很自然開啟健康的話題,原來吳先生已經是五年多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必須靠打胰島素和服用降血糖藥物維持生命正常運作,他很疑惑,為何生命必須走到這種田地;他很困擾,未來人生難道必須沿用這種模式;他也遺憾,關於沒有能力給太太幸福,以及性福。



吳先生其實很健談,也很幽默,他一直用玩笑來掩蓋自己的慘淡命運,算是一種自憐,碰到類似案例,我已經有屬於自己的應對方式,只是面對這麼善良的人,又經常令我陷入另一種不滿的情緒。我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體會我這種情結,應該說這是太深入的負面,以及太瞭解的痛楚;我知道又將有很多人要罵我叛徒,備受醫療福利照顧幾十年,我卻堅持站在醫療對立面,處處高喊醫療的過失與罪責,可是說真的,這就是人類已經遠離健康的證據,這也是人類自以為聰明的最大反諷。



看到大自然失衡的嚴重程度,比較人類健康平衡被破壞的程度,常常要想,我們是應該慶幸自己是人,還是遺憾或悔恨自己是人?通常我們是用「自私」來形容人類對環境的傷害,可是針對傷害自己健康的作法,用「自私」來形容很奇怪,應該用「無知」比較妥當,只是到底是誰無知?你嗎?我嗎?生病的人嗎?我相信沒有人會把「無知」兩個字冠在醫生頭上,這太扯了吧?如果這是你的反應,我說它很正常,只是告訴你實話,愈相信醫生的人愈不容易健康,就像吳先生一樣,他選擇相信醫師,結果一輩子得不到健康。



你可以堅持醫生不致於無知,可是送他們「自私」兩個字如何?其實我自己都覺得有點以偏概全的嫌疑,畢竟有醫德而且關心病人的好醫師還是不少,只是他們處理疾病的態度和方式都大有問題,是環境和社會賦予他們「自大」的權利,是醫學的本質思維讓他們步入「無知」的窘境,他們終究不清楚自己幹了什麼事,他們永遠不會承認病人終生的痛苦是醫生的責任。回到吳先生的個案,根據我對身體的認識,也根據我長久研究與研讀健康的資訊,如果吳先生當年沒有把生命交給醫生,選擇從飲食控制與腸道保健的最天然方式,他很有可能已經是不需依賴藥物的健康人。



就像你認為癌症是絕症一樣,所有糖尿病病患都得接受這是一輩子宿命的判決,沒有人會相信這其實是「經驗法則」,是一套立足點錯誤的治療方式所衍生的「常識」,我卻看這套社會上的「圭臬」看得很痛心,請你務必理解,還有很不齒。回到一般民眾的合理邏輯,知識水準夠的認為是學有專精,書讀得不多的更是對醫師俯首帖耳,可是這明明就是一條大錯特錯的路,天底下哪有對不健康趨之若鶩的道理?



吳先生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我想問,這是你嗎?你會是下一位吳先生嗎?





資料來源:台灣益生菌保健推廣協會─陳立維會長

http://www.tppa.tw/newsb6_1.php?news_id=76

苗栗南庄三天兩夜之旅─Day 3

由於前兩天都走大自然路線,而且又都是耗體力的行程,最後ㄧ天我們決定輕鬆遊南庄。睡到九點後我們才去吃早餐,而吃飽後呢,我們又回到房裡,由於11點以前必須要退房,所以我們就在房裡多待一小時享受一下最後的民宿時光,在陽台聊天談心,靜靜的從這房間的任何角度看苗栗南庄的美景,將這些景色烙印在腦海中。



十一點退房後,先將行李搬回車上再遊走“南庄老街”啦!南庄老街的建築物真的都富含古色古香的味道和濃濃人情味,南庄老郵局、洗衫坑、桂花巷、南庄戲院……,南庄戲院的外觀還鋪有舊電影的海報,現在裡頭還有特殊的桂花風味餐和客家菜,有時還會放映台灣老電影喔!除了看看老街風情,當然要記得買土產回家啦!苗栗南庄有名的桂花釀、桂花冰鎮湯圓、手工麵條、煙燻鱒魚、豆乾……都是很誘人的!午餐時刻我們就在南庄老街又吃又逛,在這炎熱的夏季,沿途的冰品最受歡迎,尤其是富有南庄風味的桂花冰。



我發現食物再怎麼好吃,都比不上心中的“古早味”。



下午兩點,玩夠了的我們竟想返回“山行玫瑰”度過悠閒的下午,可能是前兩天ㄧ直往外跑吧,除了晚上在民宿待著的時候和白天匆忙的早餐時刻外,一直沒好好的花一個午後時光悠然地待在“山行玫瑰”。



ㄧ開始想在“山行玫瑰”住宿就是想要多花點時間體驗入宿山林之感,但前兩夜回去後都累到癱睡在床上啦!雖要折返回“山形玫瑰”,但心中卻期待著最後一日的下午茶,這裡的費用雖然偏高,但若剛好遇上美景,一切都是值得的,記得有幾個區塊是能脫鞋喝下午茶和談天的,我們就這麼配著滿屋的咖啡香促膝長談,偶爾望望山嵐縹緲,聽其他客人的閒話家常,一個下午,就在平淡的幸福中結束,我們也離去,回到塵囂之中。

苗栗南庄三天兩夜之旅─Day 2

第二天早上九點,於三行玫瑰吃完早餐後,出發前往“八卦力部落“,在“八卦力部落”中,隨處都可見到精緻的壁畫,壁畫上敘述著賽夏族的故事,整個早晨,都被賽夏族的生命氣息包圍著,深深感受他們與祖先和自然間的互動,以及他們的熱情。



中午時,到了“山芙蓉咖啡藝廊”用餐、休息,“山芙蓉咖啡藝廊”是ㄧ家園藝餐廳,入園門票要NT$150,但有附贈ㄧ杯飲料和餅乾唷!這裡花卉種類繁多,各種形態隨處可見,而室內擺放的傢俱各有特色,室內室外連成一景。走累了,就能選一張你認為最適切的椅子坐下休憩。兩個小時其實ㄧ下子就過去了,光是欣賞這些經主人細心擺設的景致就夠了,外加遠方的山嵐雲霧,若手上有相機可能ㄧ刻也無法偷閒吧!



下午兩點,待太陽的狂熱時期過了一些,我們又要去另ㄧ個神仙境地─蓬萊溪和仙山,沿著溪流行走,魚蟹、石苔、光波……不斷縈繞於眼前,耳朵飽服場場自然饗宴,偶爾停住腳步,停止ㄧ邁的向前走,往左右方看看並抬頭仰望葉幹間的光線,抑或凝視腳邊小生物的無窮生命力。最好走的地方莫過於“蓬萊溪賞魚步道”了,走在樹蔭下的自然步道,跟著溪水一起前進,走完全程總共2.4公哩,從永安吊橋、長潭間河岸再到大湳橋附近,蓬勃的生命就ㄧ幕幕地呈現於眼前。



下午五點,前往“唯我獨鳟”享用晚餐囉!要那麼早吃晚餐的原因呢,就是早點吃完,才能去泡東江溫泉!光看到“唯我獨鳟”的“鱒”字,就知道是以鱒魚為特色的餐廳,餐廳旁還有觀魚步道可以參觀。整個五、六點的晚餐時間剛好屬於天空最美麗的時刻,一邊品嘗鱒魚大餐,一邊觀賞雲、光和風的追疊。



晚飯後,散個步讓自己消化後就準備去今天的最後ㄧ站東江溫泉囉!我們是泡“溪畔風呂湯屋”,每間/2人NT$1000,還可以免費享受露天庭園泳衣池,但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在自己的空間泡湯啦!畢竟這樣是最舒適又安靜的。



晚上九點多我們回到了住處─山行玫瑰,這天夜晚,繁星佈滿天,很簡單的柔光閃耀天際。

苗栗南庄三天兩夜之旅─Day 1

早上八點,我們從台北出發前往苗栗南庄,開始三天兩夜的旅程。



若是開車前往,由中山高速公路下三義交流道,走台 13 線往北轉苗130 線,就可抵達“賽夏文物館”。



由於”山行玫瑰”的進房時間是在下午三點以後,所以我們十點半抵達苗栗後就先前往位於向天湖畔的“賽夏文物館”,賽夏文物館 ( 開放時間:9:00 ~ 17:00 ) 從裡到外都呈現著賽夏風貌,建築外觀採用賽夏族傳統的竹瓦和竹牆,且有特殊的竹編、苧麻織紋與原住民創作,參觀結束後已接近午餐時刻,而午餐呢,我們就在向天湖農場(餐廳)用餐啦!放山雞、鱒魚、山產……應有盡有,都是在地的美味菜餚。



飽餐ㄧ頓後當然要在向天湖的環狀步道漫步,呼吸新鮮自然的純淨空氣,讓身心徜徉在山林樹木、蟲鳴鳥叫和碧綠青湖中。被群山圍繞的向天湖,湖面映上了天光色彩和翠山的身影,若遊客安靜些,連人都能融於其中。



石壁部落,位於南庄的東河與石門間,是一塊遺世獨立的寶地,矗在山壁上。“石壁染織工坊“是擁有濃厚原住民風味的地方,幾年前曾經去過,當時是由認識的朋友帶我們遊玩,聊了沒多久,ㄧ群大人和孩子就這麼和原住民們手牽著手,圍做一個圓圈站著跳舞亦坐著歌唱,我在那次旅行,深深記下他們富有生命力的型態、生息。



這次,熟悉的地方再次出現,雖然少了歌舞,但熱情一直都在。



離開“石壁部落”,下ㄧ站就是“神仙谷”和“石門天險”啦!光聽“神仙谷”這個名稱,就能在腦海中舖出它的形象,ㄧ幅神仙境地就浮於腦海。這兩地巨石嶙峋,溪水夾雜衝勁,是整個人被自然吸附成ㄧ體的感覺,被都市遮蔽的心靈都明亮起來。



“石門客棧”是間擺裝設計都非常有古味的餐廳,當客家菜餚ㄧ道道擺上席桌配上周圍環境,自身彷彿置於不同時代。“石門客棧”的外觀環境在四季都有不同的形貌,又或者一天之中的不同天氣也使它呈現不同風味,在這待著,五官都能感受到最美、最舒適的饗宴。



第一天的旅行,都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這或許是都市人最需要的吧,畢竟我們身上都有著厚厚的塵土。



我們住在位於苗栗南庄的”山行玫瑰”。從台北到苗栗的路上,我們不斷對於窗外的南庄美景讚嘆不已,到達”山行玫瑰”後更是,聽說”山行玫瑰”處於下雨前後的山嵐中是最美的,但ㄧ來到這桃花源,卻覺得無論何時”山行玫瑰”的景色都是美麗、壯觀卻又優雅的。



”山行玫瑰”民宿有四人房:自在、弄蝶、閒雲、樹梢;兩人房:堆綠、晨曦、輕歌、掬水、山月共九間房間。我們住的是”山月”,大小大約是十五坪吧,有獨立的樓梯、陽台,晚上又可以透過玻璃看星星、賞月圓月缺,或者在任何空間安靜的待著、聊心事……。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殘瓣





花到底是含苞待放時?盛開時?還是枯謝後最美?我倒是喜歡它的殘瓣。



初始,花苞中醞釀著美麗優雅的情緒,小巧的花苞藏著多變的生命型態,柔嫩的花瓣包覆著不可預期的生命力。我們在沒注意時間流失的情況下,花苞慢慢的綻開並蹦出蕊,散開她的瓣,每一瓣都是如此對稱、完善,待我們下次驚覺時,已是盛開。



盛開的花是如此完美,不是嗎?大自然給的色彩果真是無法挑剔的,或許不是那麼一致,但整體而言就是幅傑品。



我們能永遠盛開嗎?



我承認我是喜歡見到花的盛壯,但待花稍稍滅熄了一點光采,那才是最美的。人真的是在年輕時最美嗎?或許最耀眼,但不會是最美。



花必須經雨水拍打、經風吹襲、經土地搖晃、經蟲蝶騷擾才能呈現最美的ㄧ面。美,是遺落的殘瓣。



光有身形和表膚的完美太過於膚淺,當我拿著相機在池中尋找蓮花的蹤影,我找的是殘瓣、找的是獨樹一幟的花,可能她的瓣缺了幾片;可能她身旁的葉已有乾枯的痕跡;可能她被風吹歪了身,但就是這些難得的特別景致能夠成ㄧ張張最特出的傑作。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喜歡看年輕時候的青春色彩,但韻味在哪?中老年人皮膚上的縐褶、歲月印證的痕跡才是最精采的,刻ㄧ道可能就是十年的光陰,如同那殘瓣,經社會、環境的洗湅才能顯出不同的表情。



或許能從完全綻放的花中找到ㄧ個故事,但或許沒那麼精采吧!每一瓣都是如此光鮮亮麗,每一瓣都是如此均勻有致,若是殘瓣,每一瓣的型態都如此突出,它的曲度彎度都是ㄧ個故事,每一個不同的角度都有著深層內容,端看你如何看待而已。



從盛開到凋去,這段時間又是快又是慢,端看自己給它的解釋,如果可以,你可以給它永恆。



說是”殘瓣”,好像多給了它ㄧ份孤老的意味,但那”殘”字就如同人經世事風霜後的痕跡,人的味道就是這麼琢磨出來的。

為地球存亡 向細菌請命

關於「人類的老祖宗是細 菌」的說法,不知道你願意相信幾分?我不但相信,而且我還奉勸你接受所有關於細菌和人類之間的傳聞,我們人類的存活百分之百受制於我們的老祖先,可是竟然是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這件事實一旦與你的認知有差距,不小心你的健康會出問題,搞不好你的生命也會出現危機。我們潛意識裡把微細生物看成污穢與疾病的來源,因為有來自於媽媽的提示,因為有來自於感染和傳染病的陰影,因為有來自於食物腐敗所造成的危害,很重要的提醒,負面只是細菌的一小部份形象,對於所有動植物來說,生命都是拜細菌所賦予。



當一位愛美的女性出現除皺的念頭,當她決定運用肉毒桿菌以達到除皺目的,她所接受施打的可是細菌的毒素,那可是毒性超強的毒素,可能致人於死的毒性物質,人類可以將之用於美容整形,是人類夠聰明?還是細菌好用?即使這是特殊案例,卻可以提醒我們思考細菌的廣泛價值。近年人類在基因工程和生物科技等研究的成就,如果不是藉由細菌快速繁殖複製的特性,人類今天可能還沒有機會享受各種優質的食品和補給品;除了食品與生技業外,農業、工業、醫療業、養殖業,哪個行業不需要用到細菌?從廚餘與垃圾的轉換,從大自然綿密食物鏈的橋樑角色,哪一個生態系統不需要仰賴細菌?



如果你依然掛念著感染與疾病是由細菌所導演的事實,其實該檢討的可能不是細菌本身,而是人類的行為。嚴格說,從解剖與生理結構看人類的腸道,科學家承認這是一條用來消化與輸送植物的通道,只是人類跨越了造物所規範的尺度,從人類把動物殺來食用的第一天開始,更為複雜的細菌種類在人體內雜處,從細菌之間可以相互傳遞訊息與能力的證據,人類的病痛與細菌的關係早已被人類的行為定調。試著再追加醫療與養殖業濫用抗生素的病態行為,細菌危害人類健康的威脅一直是由人類在掌舵,人類需要做的不再是濫殺無辜,而是反求諸己。



二氧化碳排放量威脅到地球生存,這或許不是什麼新資訊,科學家已經開始運用二氧化碳來拯救地球,這就是比較不為人知的資訊;原來,可以利用水壩、湖泊或者大海來封存二氧化碳,將之轉換成為甲烷,作為能源之用,負責轉換的還是細菌。這是一種新思維,讓細菌來拯救地球,讓細菌來逆轉人類的生存危機,這一條活路足以讓全體人類重新思考細菌的定位,也重新檢視自己荒謬而且違逆自然的作為。不吃肉就沒有養殖,不養殖就沒有砍伐;養殖製造溫室氣體,不砍伐保留地球的肺臟,地球的生路需要人類更換大腦,包括用什麼視窗看細菌。



「殺菌」是誰率先喊出來的?我們應該向祖先燒三炷香賠不是,情商細菌幫助我們拯救地球,不是講假的。





資料來源:台灣益生菌保健推廣協會─陳立維會長

http://www.tppa.tw/newsb6_1.php?news_id=67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縫隙




我記得,這是北京市,老胡同內的ㄧ面舊牆。


老舊的東西總會使我多看幾眼,甚至隔了許久,還是會想再看見它。



ㄧ塊塊灰石堆砌,以前,似乎都是放一塊磚,塗一層泥,放一塊磚,塗一層泥……,在牆的另ㄧ端,砌牆者會慢慢被磚掩住。一層一層的堆疊,很緩慢,卻著實讓人安心。



砌牆者到底該站在牆的哪一端?砌牆者到底該將牆築多高?砌牆者到底該將牆延伸至多少長度?



大地震動、風雨拍淋,磚與磚間的縫隙逐漸變深,那道暗黑的溝越來越深,但我記得,它們似乎還是很堅強的立著,鮮少有鬆動的塊石,被歲月磨蹭後,依然穩固。



那些縫隙是嫌隙?了解?代溝?思想?



很喜歡看著小縫隙裡的千姿百態,因為永遠不知道能看見什麼,而且,很難看見相同的事物。



牆,到底是防禦敵人還是抵禦內心?

苗栗南庄─旅遊資訊

※苗栗南庄:

(ㄧ) 火車:

竹南站 → 苗栗客運 → 南庄

頭份 ↗


(二) 自行開車:

(1) 中山高速公路 → 頭份交流道 → 台三線 → 珊珠湖 → 三灣 → 124甲或苗20線 → 龍門口 → 南庄

(2) 北二高 → 芎林交流道 → 竹東 → 北埔 → 峨楣 ( 竹41 ) → 獅頭山 → 南庄

(3) 苗票、公館交流道 → 台6線 → 台3線 → 獅潭 → 南庄。



※賽夏文物館:

網址:http://www1.mlc.gov.tw/culture/tour/index-1.asp?m=13&m1=4&m2=12&gp=&sid=&page=3&id=6

電話:037-876009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廣盛村廣聲新城88號

開放時間:9:00~17:00

交通路線:中山高速公路 → 三義交流道 → 台13線 → 北轉苗130線



※山行玫瑰

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roserose-family/

http://rich1981.myweb.hinet.net/sonrose/index.html

電話:037-824938

037-821472

地址: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12鄰25-1號

開放時間:10:00~18:00

交通資訊:頭份、三灣交流道下 → 靠左往三灣引道 → 珊珠湖 → 三灣 → 獅頭山 → 田美 → 南庄 → 過南庄大橋左轉行約五公里至東河叉路左轉 → 沿山行玫瑰招牌指標,約兩公里即可到達。



※山芙蓉咖啡藝廊:

網址:http://www.mhcf.com.tw/index.html

電話:037-822-980

地址:苗栗縣南庄鄉蓬萊村9鄰42份8號

開放時間:10:00~18:00

交通路線:國道一號 → 頭份交流道 → 三灣方向 → 台三線省道 → 過三灣國中、三灣大橋 → 左轉苗20線 → 過龍門口隧道 → 南庄老街 → 過南庄大橋 → 右轉往蓬萊方向走10公里,36.8K處右轉



※唯我獨鱒:

網址:http://www.824296.com.tw/index.htm

電話:037-824296

0911410151

地址:苗栗縣南庄鄉南江村17鄰39-1號(苗124線31.1K)



※東江溫泉休閒花園:

網址:http://www.eastriver.com.tw/

電話:037-825285

地址:苗栗縣南庄鄉南江村三鄰東江31之3號

開放時間:星期一到星期五10:00~20:00

星期六9:00~22:00

星期天9:00~20:00

交通路線:

(1) 公車:苗栗客運 → 南庄總站 → 轉搭計程車約50元、步行約30分鐘,或租賃機車。

(2) 火車:竹南火車站 → 苗栗客運 → 南庄總站 → 轉搭計程車約50元、步行約 30分鐘,或租賃機車。

(3) 客運:國光客運 → 頭份站 → 苗栗客運 → 南庄總站 → 轉搭計程車約50元、步行約30分鐘,或租賃機車。

(4) 開車:中山高速公路頭份交流道 → 三灣東向引導 → 經台三線 → 三灣 → 沿縣道124甲 → 獅頭山 → 田美 → 南庄老街 → 南庄大橋左行1公里即可到達

是誰規定一天要吃三餐的?

這個題目在我腦中停留好久,我掙扎該不該寫是因為它和社會制約嚴重脫節,而且如果我說這個習慣和病痛脫離不了關係,不但多數人不會相信,甚至會說我瘋了,可是你說它錯,又不全然對,事實只是我們對飲食的需求以及消化生理的循環都被三餐牽引而偏掉,誤了很多人的一生。我相信我們都從學齡前開始適應「媽媽規定好的作息」,為了長得好也為了健康,「吃飯皇帝大」的觀念帶著我們長大,一定有那麼一段歲月,早餐、午餐、晚餐就是一天中最重要的價值。接著,上學、工作、就業等作息都因應固定的三餐時間而定調,忙碌的社會發明了下午茶和宵夜,文明世界任何時間都有的吃,可是三餐沒有被刪除,而且愈吃愈油膩,愈吃量愈多,終於陷入身體因應個人習慣和需求所形成的「生理迴路」。



如果把「好吃」、「想吃」、「還沒吃飽」、「還要再吃」等念頭綜合在一起,就完成了一餐自己相當滿意的進食,拿掉任何一個念頭都多少影響到進食的量,實際上原本應該要吃十分的餐點,只吃了兩分就因特殊因素而終止,當下沒吃飽的念頭很可能因為注意力轉移而消失。事實上食慾的傳導常常製造認知的錯覺,「情緒食慾」就是很明顯的例子,心理上的慰藉也經常指示意識尋找食物,忙碌的時候肚子呼喚食物一段時間之後感覺自動消失,這些資訊再再提示我們,飢餓和食慾只是一種荷爾蒙傳導效應,我們通常沒有能力衡量「需要量」與「補充量」之間的平衡,肥胖的人就被這些傳導所控制,進食的份量遠遠大過於身體的實際需要量所致。



所以當飲食習慣已然根深蒂固,偉大的人體生理就遵循主人的意願辦事,對於食物與熱量的需求進入生理迴路的一部分,伴隨而出的是飢餓與飽足感的「稱職」傳導,日積月累在主人的生理中堆積對於美好食物的無盡需求。有一些因素一旦不小心忽略,例如年齡與新陳代謝率的反差,還有每天多吃一點點的恐怖績效;有一些資訊可能一輩子沒學到,例如演化早已送給人體無窮大的儲存功力,以及吃熟食帶給消化道和身體的超級負擔,結果是吃一堆食物沒能吸收到營養,因為身體沒有能量輸送,倒是熱量非常有效率的以脂肪的型態留在體內了。



生理迴路最容易體會的實例就是吃過宵夜的隔天清晨,飢餓的吶喊勝過於一般,因為身體才經過七、八小時的替代代謝,儲存轉化與廢物清除都經過大規模的施工,身體對於食物所提供的滿足感尚有記憶,清醒後的生理需求很自然先提出需要食物的主張,這種循環極需要意識來踩煞車,否則就是一發不可收拾的補充與囤積。拒絕食慾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在兼顧基礎代謝需求之餘,以營養和能量取代所有熱量的供應,也就是多以生鮮蔬菜水果取代澱粉類的過度需求,尤其是早餐,我們應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拉長打破夜間斷食期的時間(早餐的英文字就從「打破斷食」而來),讓每天身體投入高能量代謝的時間得以延長,有機會一天漸漸吃不足三餐,也有機會遠離病痛,瘦身更是毋庸置疑的輕鬆容易。



我曾思考過如何把三餐打散,每天都以少量多餐來因應進食需求,只是在現代生活作息中有其實行上的困難,而且不小心又因為自我慰藉而超出原來三餐的量,所以還是回到最簡單的運作模式,將一般觀念最重要的早餐中捨棄無酵素熟食,以蔬菜、水果、堅果所組合而成的精力湯作為早餐,懶人可以以各式酵素飲品取代。在此基礎下,另外兩餐再進步到只有一餐吃熟食,你後半輩子不想見到醫生的願望便有機會達成。



一天吃三餐會一直是我們的生活習慣,討論人體生理迴路之餘,我還是想問:「是誰規定的?」。





資料來源:台灣益生菌保健推廣協會─陳立維會長

http://www.tppa.tw/newsb6_1.php?news_id=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