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年輕人應讀懂八句話

  1. 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要么辭職不干,要么就閉嘴不言。


  初出茅廬,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氣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願做。不要養成挑三揀四的習慣。不要雨天煩打傘,不帶傘又怕淋雨,處處表現出不滿的情緒。記住,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好。



  2. 每個人都有孤獨的時候。要學會忍受孤獨,這樣才會成熟起來。


  年輕人嘻嘻哈哈、打打鬧鬧慣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下子不知所措起來,有時連一個可以傾心說話的地方也沒有。這時,千萬別浮躁,學會靜心,學會忍受孤獨。在孤獨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昇華。不要因為寂寞而亂了方寸,而去做無聊、無益的事情,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3. 不要像玻璃那樣脆弱。


  有的人眼睛總盯著自己,所以長不高看不遠;總是喜歡怨天尤人,也使別人無比厭煩。沒有苦中苦,哪來甜中甜?不要像玻璃那樣脆弱,而應像水晶一樣透明,太陽一樣輝煌,臘梅一樣堅強。既然睜開眼睛享受風的清涼,就不要埋怨風中細小的沙粒。



  4.管住自己的嘴巴。


  不要談論自己,更不要議論別人。談論自己往往會自大虛偽,在名不副實中失去自己。議論別人往往陷入雞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糾纏不清。每天下班后和你的那些同事朋友喝酒聊天可不是件好事,因為,這中間往往會把議論同事、朋友當做話題。背后議論人總是不好的,尤其是議論別人的短處,這些會降低你的人格。



  5. 機會從不會“失掉”,你失掉了,自有別人會得到。


  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更不要寄希望於“機會”。機會只不過是相對於充分準備而又善于創造機會的人而言的。也許,你正為失去一個機會而懊悔、埋怨的時候,機會正被你對面那個同樣的“倒霉鬼”給抓住了。沒有機會,就要創造機會,有了機會,就要巧妙地抓住。



  6.若電話老是不響,你該打出去。


  很多時候,電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它不是花瓶,僅僅成為一種擺設。交了新朋友,別忘了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交際的一大訣竅就是主動。好的人緣好的口碑,往往助你的事業更上一個臺階。



  7.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已經到了結婚年齡而草率結婚。


  想結婚,就要找一個能和你心心相印、相輔相攜的伴侶。不要因為放縱和遊戲而戀愛,不要因為戀愛而影響工作和事業,更不要因一樁草率而失敗的婚姻而使人生受阻。感情用事往往會因小失大。



  8. 寫出你一生要做的事情,把單子放在皮夾里,經常拿出來看。


  人生要有目標,要有計劃,要有提醒,要有緊迫感。一個又一個小目標串起來,就成了你一生的大目標。生活富足了,環境改善了,不要忘了皮夾里那張看似薄薄的單子。





  (世界經理人)

你的體質,適合吃生菜沙拉嗎?

2007-08 【文/吳燕玲】



夏天暑氣上升,悶熱高溫不僅讓人心情煩躁,連食慾也跟著委靡不振……

很多人會選擇清淡的生菜沙拉當主食,但生菜沙拉每個人都適合吃嗎?



夏天一到,各家餐廳莫不絞盡腦汁推出各式各樣的沙拉,利用不同的蔬果入菜,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建議,盡量不要食用熱量太高的美乃滋,改用日式和風沙拉醬。一般和風沙拉醬的成分有:檸檬汁、糖或蜂蜜、醬油、橄欖油,和美乃滋相較,較為清淡。她也提醒糖尿病人,要注意分量,舉例來說:如果用一大匙的蜂蜜,飯後最好不要吃水果。



至於沙拉中的食材,不管生食或熟食,也有些細節要注意,例如:



 豆類含生物鹼,不建議生食,生食易中毒。



 有結石的人,生洋蔥絲少吃為妙,因洋蔥、菠菜、空心菜、莧菜中含有草酸,易和血液中的鈣離子結合成草酸鈣,最好煮熟再吃。



 腎臟病人不能吃生菜,因生菜中的鉀離子很高,尿毒會加重,吃蔬菜時,最好先燙過,讓鉀離子流失,她說:「對於腎臟病人而言,熟的蔬菜一樣也能放到冰箱裡,等冰涼後再吃!」與涼拌菜有異曲同工之妙。



 竹筍、茭白筍,含高普林,痛風者不宜吃。



 患紅斑性狼瘡的人,不宜吃苜蓿芽,吃了會抑制免疫功能,使病情更嚴重。




李青蓉指出,開胃不一定非得吃涼麵或生菜沙拉,只要運用一點小方法就能提振食慾,如適時地加點香料,像辣椒、胡椒、咖哩等做調味,就能刺激食慾,「只是每樣東西都要適量,像酸、辣的東西,固然可提振食慾,吃太多也會傷胃!」甜點方面,可吃蒟蒻、愛玉、仙草,配點糖水、加幾滴檸檬汁,是不錯的選擇。





http://www.jtf.org.tw/health/Show.asp?This=945

轉載自:大家健康雜誌

盛夏




ㄧ朵盛開的花,完美的對稱著,散發悠悠的香氣,瓣是柔的,蕊是細緻的,梗是筆直的。



一切都是如此完美。



盛夏的陽光燦爛耀眼,萬物全然甦醒,雖熱了些,但雲的偶爾遮蔽給了短暫的陰涼。炎熱的氣息,逼得人太過焦躁。夏季,是不是泡ㄧ池涼水;跳一池湖水;游一段河水……特有的專利?



盛夏的花幾乎都是擺舞的,枝葉也幾乎都是茂密繁盛的,這世界的大部份都蓬勃著,蓬勃在最有生命力的一季。



盛夏似乎是完美的,只要忘記熱,盛夏,是ㄧ種復甦卻鮮活之感。不同於春季的新生,它有的是豐富的生命型態;亦不同於秋冬的蕭瑟,它所有的為充沛的生命力。



盛夏的午後總有幾番暴雨,或者被捲旋雲層覆蓋的幾天。嬌花綠葉的形態正逐漸抵達顛峰,風雨卻不留情的阻礙著,夏季的天氣是不是經常如此偏激?



人,如草似花,舉步艱辛,偶爾晴空萬里,偶爾雷雨相殘,但似乎都被晴日後的變化所打敗,無論大風小雨。或許我們比盛夏的植物脆弱得多;或許我們比盛夏的植物渺小;或許我們比盛夏的植物膽小。總以為,自己挺得過大風大浪,卻在浪頭上滑了一跤,忘記,也或許是不想,再爬起,我們是不是就是如此?只看得見自己處於的浪頭,對其他可能高可能矮的浪頭視而不見,忘卻自己是曾越過小浪走來的,忘卻當自己是孩子時看見城牆般的浪頭所下的願望,許自己躍得過。



小時候的每一日都是盛夏,就算氣候不符合人性,孩子依舊能適應;長大後雖有盛夏之時,但我們總把雨天累計著,而不是畫記夏日的晴空有多久,久了,把雨季在心裡拉長,對於生活就越來越無力,每次爬上浪頭後只要摔跤,就沒氣力再次攀登。



盛夏的花葉是脆弱也是堅強,在狂烈的氣候,是挺直的?還是弓著的?



盛夏的氣候總是那麼捉摸不定,或許跟人的脾氣相似,頭上的雲聚集了,增厚了,光線就少了,天空就陰了,雨水就落了,雷雨閃電就這麼交織了。



這場有秩序的混亂持續著,盛夏的花依然綻放,盛夏的葉依舊茂盛。

過敏兒吃什麼抗過敏?

文╱陳珮潔



誘發過敏的食物無奇不有,父母莫不擔心過敏兒踩到隱形地雷,慶幸的是,醫師指出,Omega-3脂肪酸和益生菌能降低過敏反應,讓過敏兒多一層保護!



就讀國中的佑傑,有異位性皮膚炎,每當過敏發作,全身發癢難耐,常抓破皮膚,因此,家人對吃的食物特別小心。媽媽怕他對蛋和牛奶過敏,聽說羊奶比較溫和,考量佑傑正在成長、需要營養,便很想試試看……



對牛乳過敏不表示

不會對羊奶過敏



調查發現,約二成六的孩童對牛奶過敏,如果孩子喝牛奶後,常有皮膚發紅、發癢或拉肚子、鼻塞等症狀,可能是對牛奶過敏。



許多人以為喝牛奶拉肚子是因乳糖不耐症,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澄清,這也可能是對牛 奶蛋白過敏,常見症狀除了腹瀉、血便,還有冒出蕁麻疹,皮膚又紅又癢,過敏症狀也可能發生在呼吸道,造成鼻塞、咳痰。



他提醒,「對牛乳過敏的人,不表示不會對羊奶過敏。」曾有研究針對100個過敏症狀的孩童,進行皮膚切片、血清檢驗,檢查是否對牛奶、羊奶過敏,結果發現,22個對牛奶過敏的孩童,有10個對羊奶過敏。顯示對牛乳過敏的孩童,有近一成對羊奶過敏。



若未斷奶的孩童經診斷為乳蛋白過敏,可改喝特殊配方的治療奶粉,經數月治療後,增加口服耐受性,當腸胃機能改善後,就能喝一般奶粉。



到底有沒有食物能減低過敏反應?為了找到答案,許多家長到處求取偏方,拿孩子當實驗品。徐世達指出,目前經醫學實驗證實,能有效減低過敏反應現象的食物有Omega-3脂肪酸和益生菌等。



想降低過敏反應

要攝取多少Omega-3?



澳洲西敏兒童醫院曾對526名具有過敏家族史的兒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存在深海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能有效緩解過敏反應,如咳嗽、打噴嚏及皮膚紅腫現象,雖不能改變過敏體質,卻能降低過敏反應的發生。這項研究發表在2004年10月號的臨床免疫及過敏醫學雜誌(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我們平日攝取的肉類、蔬菜,及烹調食物的植物性炒菜油,像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所含的多是Omega-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只有少數海藻、亞麻籽、核桃及深海魚,如鮭魚、鮪魚等,含有較豐富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相對來說,一般飲食中攝取的Omega-6脂肪酸遠多於Omega-3脂肪酸,然而,過多的Omega-6脂肪酸,會抵銷Omega-3脂肪酸對人體的助益,提高人體製造發炎內生因子的濃度,和過敏、發炎反應,而Omega-3脂肪酸正好能抵銷此作用。



雖說亞麻籽油同樣含有Omega-3脂肪酸ALA,不過,ALA須在體內轉化為DHA和EPA,才能被人體利用,而深海魚油中所含的Omega-3脂肪酸正是DHA及EPA,能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



攝取多少Omega-3脂肪酸才足夠?徐世達教大家換算,體重每1公斤需約40毫克的Omega-3脂肪酸,而每160毫克的Omega-3脂肪酸是5CC的魚油,每天要攝取足夠的量,須吃下很多魚,因此,直接服用魚油可能是較有效率的方法。



分次補充乳酸菌

比一次大量攝取更有效



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研究所所長黃惠宇舉研究說明,愈都市化、飲食西式化的地區,幼兒腸道中厭氧菌的菌數愈多,過敏比例愈高;相反的,幼兒糞便中乳酸菌菌數愈多的地區,過敏比例也愈低,證明腸胃中菌叢的改變,會影響免疫反應。而這些腸胃中正常或原生菌叢,統稱為「益生菌」。



益生菌大部分為乳酸菌,如乳酸桿菌或比菲德氏菌,事實上,人體可自行產生益生菌,只要多吃蔬果,就能打造適合益生菌生存的環境。



若想額外補充乳酸菌,目前市面上熟知的乳酸菌產品,多是優酪乳,由於乳酸菌吃進體內,存活時間不超過24小時,因此,天天適量補充,比一次攝取大量乳酸菌,更有效果。



至於很多父母想花大錢買一些健康食品,希望減低過敏反應,徐世達認為,未經醫學證實的健康食品,即使過敏兒吃下後不會有過敏反應,也不表示能降低過敏的發生。站在醫生立場,仍希望家有過敏兒的父母,最好帶過敏兒到醫院做食物激發試驗,不要拿孩子的身體做實驗比較好。



http://www.jtf.org.tw/health/Show.asp?This=896

轉載自:大家健康雜誌

腸道回春,臉蛋更水亮

2006-01 文/陳珮潔



西方有句名言,

「一副好腸胃,比擁有好大腦還重要!」

諾貝爾獎得主細菌專家梅奇尼可夫也說:

「衰老始於腸。」

腸道年齡是健康的指標,一旦老化,毛病接踵而來,

不想當腸道銀髮族,得先破除迷思,

一步步幫助腸道回春!





便秘、脹氣、拉肚子等生理情況,很多人覺得是家常便飯,因而不以為意,其實,點點滴滴的症狀,正提醒你健康亮紅燈!國內一項統計指出,54%的小學生有便秘的問題,國中生有48%,高中生則高達65%,腸道老化的程度比實際年齡多出10歲以上。



5招讓腸道重返青春



台北中山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吳德強表示,近年來,媒體不斷出現「腸道老化」這個詞,可不是為了打廣告。腸道老化是指隨著年齡增加,腸道中的益菌減少、壞菌增加,長期下來造成腸子無法吸收營養,積存在體內的毒素卻逐漸進入其他器官。



腸道中的細菌數量是固定的,當壞菌增加,益菌就會等量減少,在此情況下,首當其衝的是肝臟。肝臟的功能為代謝、解毒,若受到影響,皮膚、免疫系統也會有問題,疲勞倦怠、感冒接踵而來。因此,腸道的問題不解決,不只是腸癌,也增加心臟病、老年失智、高血壓、肝硬化等疾病的比例。



如果腸道保持年輕,首先會表現在皮膚上,顯得亮麗有光澤,其次也因為吸收能力好,排便正常,不會累積毒素,相對提升各器官的健康狀況。想要讓身體健康,臉蛋更年輕水亮,從現在開始,就要進行「腸道回春術」。



1.吃裡扒外



宿便,許多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據說每個人體內都有宿便,會影響健康,而消除宿便,可以減輕體重,讓小肚肚不見,真有這麼神奇嗎?



吳德強表示,吃進去的食物約1~2天會排出,若沒有排乾淨,積存在體內就成為宿便。一般來說,宿便的量不多,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影響,更不會是腸道老化的主要凶手。飲食不正常、作息不規律,加上抽菸、喝酒等刺激,才是腸道老化的主因,且連帶使腸子的蠕動不正常,引起各種腸胃毛病。



■哪些食物有助腸道大掃除?

吳德強建議,多吃高纖的食物,可增加腸內的益菌;啤酒酵母中含有寡糖、維生素B群,以及胺基酸等,對腸道也有好處。另外,他特別推薦「納豆」,因納豆中的納豆菌具有整腸功效,可防止便秘,進入腸道後,會分泌大量的營養物質,對腸道健康有很大的幫助。至於很多人推薦的「醋」,他則提醒,醋可幫助消化,但胃功能有障礙者,不建議飲用。



■優酪乳為何一直紅不讓?

優酪乳是近年來腸道保健風潮中的主角,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諮詢室營養師麥素英表示,優酪乳的益生菌對腸道有益,廣義來說,益生菌是指「應用於人類或其他動物,藉由改善腸內微生物相平衡、有益於宿主的活菌」,這種活菌不會因消化酵素或胃酸而消失,能在腸道中生存1~2週的時間。



目前優酪乳提供的活菌有A菌(或稱為嗜乳酸菌)、B菌(或稱比菲德氏菌),與龍根B菌三種。這些益菌可助消化,改善腸道內的細菌生態,幫助腸道蠕動,加速排除腸內毒素,並抑制造成腹瀉的細菌及病毒生長繁殖。



為了照顧這些活菌,優酪乳在製作和運送的過程中,必須以低溫冷藏的方式保存。麥素英建議,優酪乳最好在開封後24小時食用完,以免接觸空氣,受到其他細菌的污染。另外,優酪乳含豐富的蛋白質,置於室溫易變質,最好儘速冷藏,但不可冷凍,以免凍死活菌。



■乳糖不耐症,可以喝優酪乳嗎?

東方人的體質大多有乳糖不耐症,不少民眾將優酪乳列為拒絕往來戶。其實,優酪乳中的乳酸菌,可將牛奶中的蛋白質切成小段,人體對優酪乳的吸收力會比牛奶來得好;乳酸菌還能把造成乳糖不耐症的元凶─—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對於缺乏乳糖分解酵素者而言,優酪乳可替代牛乳,成為補充營養的最佳選擇。



不過,麥素英也提醒,優酪乳的好處多,並不表示喝愈多就愈好。市面上的乳酸飲料含糖量高,尤其是優酪乳,廠商為了讓口感更好,開發出不同口味,但熱量居高不下。另外,把優酪乳當水喝,也可能產生拉肚子的狀況,建議每天喝約240cc的優酪乳,是比較恰當的分量。



■養生排毒餐,怎麼吃?

近年來,知名企業老闆紛紛實行排毒餐,不但身體力行,還讓員工在公司的餐廳內享用。麥素英指出,排毒餐是以蔬菜、水果為主,再配合五穀的餐點,食材新鮮,加上富含抗氧化素、茄紅素、花青素等高纖蔬果,長期食用可使酸性體質轉變為鹼性體質,同時增強免疫力,進而減低罹患癌症的機率。



台北市宏恩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樂英如表示,高纖食品如五穀粗糧、胚芽等,可提高腸內益菌數,且增加糞便的體積,排便會較順利;相反地,若糞便過少,腸胃減少蠕動,就容易便秘。



2.點石成金



上班族的運動量少,尤其午餐後,緊接著坐在辦公桌前工作,腸道的蠕動變慢。樂英如建議,久坐辦公室的人,可常按摩穴道,穴道按摩具有調理性的功能,當腸胃的自主功能提升,按摩的次數便可減少,例如:消化不良時,多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於膝蓋的凹洞下方約3寸的部位,以指尖揉捏,但最好於飯後2、3小時再進行。



許多腹部的穴道和胃腸健康有關連,若排便不順,也可按摩位於肚臍兩旁3指位置的「天樞穴」,或是位於肚臍向外兩側下方各3指位置的「大巨穴」,常按摩大巨穴不但能幫助排便順利,對於脹氣也很有功效。



另外,腹部的「關元穴」位於肚臍下方約4指的位置,能幫助止瀉。位於肚臍上方約4寸的位置,有一個「中脘穴」,當胃部不適,像胃炎、胃痙攣、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都可以按摩中脘穴,減緩不舒服的感覺。

 

3.排山倒海



坊間流行的大腸水療,其實是利用水進入腸道,刺激腸道蠕動,達到排便的效果,真正的醫學名詞為「灌腸」,這是一種侵入性的醫療行為,須由合格醫師且在必要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坊間打著「減肥瘦身」、「養顏美容」的口號,反而誤導民眾。



樂英如認為,水療清腸只能治標,無法治本,偶而進行一次還可以,經常使用會造成依賴性,以後沒有水療刺激,腸道就不會蠕動。此外,有些民眾選擇在家自行灌腸、水療,但不小心就會灌破腸道,造成生命危險。她也提醒,高血壓患者、懷孕婦女、洗腎患者,不適宜做灌腸、水療。



吳德強也舉例,曾有一位病患做大腸鏡檢查,在檢查之前要讓腸道淨空,需服用瀉藥再灌腸,但病患堅持直接灌腸,不吃瀉藥。醫師便讓病患先灌腸,再照X光給他看,使病患瞭解,灌腸只能清除腸道最下端的糞便,其他部分還是清不到。



所以,除非是嚴重的便秘患者,一般人想靠灌腸、水療來排除宿便,甚至達到瘦身、養顏美容之效,以專業的醫學角度來看,不如循自然方式,從食物的選擇開始打理,更安全、省錢又健康。



4.送舊迎新



腸胃不健康,是長期生活作息不正常所致,想讓腸胃回春,當然無法一蹴可幾,必須耐心執行。首先,每日攝取的水分要足夠,吳德強指出,早上起床後,先慢慢喝下500cc的水分,一天要喝進2000cc~3000cc的水,以達到清腸的效果。



飲食方面,要定時定量,同時減少高蛋白質的攝取,多吃富含纖維質的食品;再者,養成定時上廁所的習慣,即使沒有便意,也要在馬桶上坐一會兒,訓練生理機能定時排便。



吳德強建議,平時若吃得較油膩,應讓腸胃休息一會,每週實行一次斷食,約2~3餐,斷食結束之後,會發現腸子的敏感度增加,味覺也銳利起來。不過,這個方法不適合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患者。



此外,他提供幾種強健胃腸的方法,例如:以肚臍為中心,手掌以順時鐘的方向,熱敷按摩腹部,能達到調理腸胃的效果;飯後散步、隨時深呼吸,或做仰臥起坐,不但幫助消化,還可以增加腸的蠕動;而腹部運動,不只加強腹部的力量,也同時加強腸胃的力量,有助於排便順暢。另外,睡前以溫熱水泡腳,活絡血液循環,對腸道的蠕動也有幫助。



5.展眼舒眉



除了食物、運動,壓力對腸胃的影響也很大,由於消化運動受到神經系統控制,當壓力增加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體溫上升,腸道的蠕動會混亂,產生減慢或痙攣的狀況,所以一般人處於壓力之下,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



壓力過大時,應尋找紓壓的管道,或以腹式呼吸來減輕壓力。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氣時讓腹部凸起,吐氣時壓縮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方式。



正確的腹式呼吸法,要在開始吸氣時全身用力,讓肺部及腹部充滿空氣而鼓起,但還不能停止,仍然要持續使力吸氣。然後屏住氣息4秒,此時身體會感到緊張,接著利用8秒的時間,緩緩將氣吐出,吐氣時要緩慢且長,不能中斷。



有些人會依靠藥物來減輕壓力,讓全身肌肉放鬆,但吳德強強調,最重要的是瞭解壓力原,並訓練自己用自然的方式來減壓,例如適當的飲食、適度的運動、情緒的管控,幫助腸道回春,身心自然年輕亮麗。



http://www.jtf.org.tw/health/Show.asp?This=765

轉載自:大家健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