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對標題感到訝異,可是千萬不要反感,我有充分的自信,就怕無法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說服你,我寫《彩虹處方》,是以最科學與委婉的態度提醒你,可是比較直接的說法,單刀直入的答案就是在飲食習慣與方向向後轉,在你前面的是常規,是熟食文明,向後轉之後,你必須靠自己,徹底顛覆你所看到學到的一切。很難,我知道,可是有方法,我所謂方法不是真的完全把食物和火隔絕,也不是把微波爐丟到垃圾桶,是確立一個多吃生食的方向;除了學習在家裏料理生食,也在外食的去處知所取捨,另外適度運用一些現代科技,把因為吃熟食對身體所製造的傷害降到最低,即便吃了熟食,還是可以將身體經營出吃生食的境界。
周圍盡是執行輕食生活的朋友,其中不乏已經捨棄大餐和肉類的,可以說大夥對生命都有所體會,知道沒有了健康,什麼都是空談。這些朋友具備一種共同特色,他們的皮膚都會發亮,即便還有歲月的痕跡,完全看不出其他對照組所呈現的暗層,這一直是我鑑別有否落實基礎保健的標準,只要看皮膚,只要看臉色,再看飲食習慣,又是典型一般認知中的三餐,不是便當,就是快餐;不是雞腿,就是排骨;不是麵,就是飯;不是中式,就是西式;不是紅燒,就是清燉;不是自助餐,就是吃到飽。結果這些人通常又是習慣要掛號看醫生的同一族群,兩個錯誤的大漩渦漩在一起,愈漩愈看不到真相,愈來愈找不到健康。
一位從蘇聯移民到美國的女士波坦口(Victoria Boutenko),看著先生和小孩一直疾病纏身,走到大馬路上找尋健康人,她要的是一個標準答案,她不想讓得到糖尿病的小孩終身施打胰島素,這個鍥而不捨的動作終於讓她找到生命中的貴人。其實就是一位看起來很健康而且皮膚又很漂亮的女士,這是一位吃了20年生食的女士,當年因為大腸癌末期而改變飲食習慣,如今不僅健康,而且完全不像是得過癌症的中年人。如今又是另外一個20年,波坦口女士一家人也力行生食五分之一世紀,他們從來不知道感冒是怎麼一回 事,他們也不再需要走進去由藥物所控制的世界。
你可以說,這是少數民族,這是不值得拿到檯面上的極端案例,可是我在《彩虹處方》裡舉出了證據,有科學的,有演化的,有實務的;方向其實很清晰,就是吃生食,只是你我勇氣不足,動機也不強,加上環境中太多的誘惑和滿足。所以我只強調比例,將生食的比例拉高,必要時透過優質的補給品,讓消化所產生的負擔和禍害降低,我說主張的就是如何在美食環繞下,依然可以擁抱健康。在一場講座中,我問:「要你三餐都吃生食,你願意嗎?」所有人都搖頭,我再問:「如果得了癌症,吃生食又是癌症病人要復原的唯一飲食,你願意三餐都吃生食嗎?」所有人都點頭了。
這就是答案,我們所欠缺的,只是一個明確的動機罷。
資料來源:台灣益生菌保健推廣協會─陳立維會長
http://www.tppa.tw/newsb6_1.php?news_id=6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